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
交规划发〔2022〕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
为深入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客观评估交通强国建设进程,充分发挥评价指标体系的“标尺”和“指挥棒”作用,科学引导各地区、各行业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我们研究制定了《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经报国务院领导同志同意,现予印发。
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统筹、确保质量,科学有序做好指标体系的完善和指标测算指南的制定工作。部综合规划司要会同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相关司局做好行业指标制定工作,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做好省域指标制定工作,部科学研究院会同部规划研究院、水运科学研究院、公路科学研究院等相关科研单位做好指标测算指南研究及技术支撑等相关工作。各行业、各单位要协同配合,高质量推进指标体系的建设、管理及评估等工作。有关成果及时报部。
交通运输部
2022年1月16日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综合指标
基本特征 |
评价维度 |
评价指标 |
|
安全 |
生命安全 |
1 |
交通运输安全性 |
应急保障 |
2 |
交通系统韧性 |
|
3 |
应急响应水平 |
||
自主可控 |
4 |
交通设施装备水平 |
|
便捷 |
覆盖广泛 |
5 |
交通基础设施覆盖衔接水平 |
6 |
对外连通度与国际化水平 |
||
7 |
交通基础设施无障碍水平 |
||
快捷顺畅 |
8 |
全国123出行交通圈覆盖率 |
|
9 |
全球123快货物流圈覆盖率 |
||
高效 |
高效利用 |
10 |
交通设施利用率 |
11 |
交通网运行通畅水平 |
||
一体协调 |
12 |
旅客联程运输水平 |
|
13 |
货物多式联运水平 |
||
智能创新 |
14 |
综合交通智慧化水平 |
|
绿色 |
生态环保 |
15 |
交通运输工具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与碳排放水平 |
16 |
交通与环境协调发展水平 |
||
集约节约 |
17 |
交通基础设施空间资源集约化水平 |
|
经济 |
经济适应 |
18 |
交通支出可承受能力 |
支撑有力 |
19 |
交通运输对经济增长贡献率 |
|
20 |
通道枢纽经济发展水平 |
附件
国家综合指标具体表征指标(参考)
序号 |
评价指标 |
参考表征指标 |
1 |
交通运输 安全性 |
交通运输事故频率、死亡率、经济损失,交通运输安全从业人员职业技能素质,交通基础设施抗灾抗损能力 |
2 |
交通系统 韧性 |
重点区域多路径、多方式连接比率 |
3 |
应急响应 水平 |
突发事件(故)应急响应启动时间,交通运输应急恢复时间,应急救援力量响应及到达时间 |
4 |
交通设施 装备水平 |
交通核心先进装备国产化率,运输工具导航系统安全监管覆盖率,交通关键结构物安全耐久可靠度,交通基础设施技术状态良好率 |
5 |
交通基础 设施覆盖 衔接水平 |
享受1小时快速交通人口覆盖率,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城市中心城区建成区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城乡交通运输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农村客运应通尽通比例 |
6 |
对外连通度与 国际化水平 |
自主快递网络全球覆盖率,班轮运输连通性指数,国际物流供应链保障能力,航空枢纽机场对外连接度,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水平,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参与国际交通组织治理能力 |
7 |
交通基础 设施无障碍 水平 |
交通基础设施无障碍化率,交通无障碍基础设施使用率,低地板及低入口城市公交车比例,无障碍出租汽车比例 |
8 |
全国123 出行交通圈 覆盖率 |
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和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率 |
9 |
全球123 快货物流圈 覆盖率 |
快货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覆盖率 |
10 |
交通设施 利用率 |
交通设施功能发挥、能力利用水平 |
11 |
交通网运行通畅水平 |
交通基础设施V/C比,城市交通运行指数 |
12 |
旅客联程 运输水平 |
旅客联程运输指数,新改建综合客运枢纽换乘时间,中心城区至综合客运枢纽半小时可达率 |
13 |
货物多式 联运水平 |
多式联运换装1小时完成率,货物多式联运占比,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和水水中转比例,多式联运“一单制”应用比例,大宗物资公铁水运价协同水平 |
14 |
综合交通 智慧化水平 |
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网联化水平,交通装备智能化、网联化水平,交通装备与运输服务智能化水平,重点物资运输电子运单覆盖率,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水平 |
15 |
交通运输 工具主要 大气污染物排放与碳排放水平 |
营运交通工具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强度下降率,营运交通工具氮氧化物(NOx)排放总量下降率,主要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落实情况 |
16 |
交通与环境协调发展 水平 |
城市绿色出行比例,城市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新能源车占比,城市公交、出租汽车、城市配送等领域新能源汽车占比,大宗货物中长距离铁路水路运输比例,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化建设比例,城市交通噪声投诉率,交通运输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 |
17 |
交通基础 设施空间 资源集约化水平 |
主要通道新增交通基础设施多方式国土空间综合利用率提高比例,单位港口岸线通过能力提升率,货物运输实载率 |
18 |
交通支出 可承受能力 |
交通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交通基础设施资产负债率,城市不合理拥堵时间工具能耗损失比重 |
19 |
交通运输 对经济增长 贡献率 |
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诱增水平 |
20 |
通道枢纽 经济发展 水平 |
TOD发展指数,交通基础设施对沿线经济发展的带动力 |
©版权所有:中钢集团郑州金属制品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化工路172号 | 免责声明 豫ICP备39500328号-3